2016 二级学院互助小组活动情况

作者:余媛 时间:2016-10-12 点击数: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外国语学院立足本校实际,带动院系教师参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以此推动本院系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一、加强管理  完善机构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外国语学院决定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在全院系开展“师爱助我成长,师生一对一帮扶”活动。
二、健全制度  措施到位
为了能使活动顺利开展,外国语学院制定了一对一帮扶活动的实施方案。制作出了师生一对一帮扶影集。
三、结对帮扶  倾注爱心
1、挖掘本院系教师资源。
外国语学院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贫困生是我们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弱势群体,是学院教育中应当特别关注的重点对象。因此,“师爱助我成长,师生一对一帮扶”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注重活动  陶冶情操
学院教师从贫困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学习成绩、生活情况等方面入手,围绕品行帮扶、心理帮扶、学习帮扶、生活帮扶这四方面扎实地开展工作。
五、落实责任  
(一)实施要求
1、帮扶对象确定后,帮扶活动即正式开始。要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这些有重要意义的时刻给帮扶对象特别的温暖(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以完善帮扶的措施。
2、学院负责具体落实帮扶的督查工作,通过电话调查、与学生座谈或私下了解等各种形式了解帮扶的实际情况;做好学期末学期帮扶效果,及时总结帮扶的好经验、好做法。
(二)总结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外国语学院将一如既往地关爱学院贫困生,把开展“师爱助我成长,师生一对一帮扶”活动作为外国语学院的特色之一,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让学院的“师爱”队伍更加壮大,使在校贫困生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离开家庭不乏亲情

2016 二级学院科研兴趣小组活动情况
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外国语学院科技兴趣小组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本阶段的教学工作任务。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建立兴趣小组的目的:
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结合本院系教育特点,为那些喜欢研究科学的同学一个课外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研究能力的空间。
二、科学兴趣小组的教学目标及方式:
按照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通过在科学兴趣小组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常识,增加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在活动中,主要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让学生尽情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科技兴趣小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观察、实验和自己动手操作,以及在实验中相互协作。
三、主要教学工作:
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提出实验目的、问题、以及实验步骤和操作过程。
在每节课前,都要精心设计课程内容,积极做好课堂教学准备,特别注重学生实验步骤与过程的设计,大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概括总结能力以及与同伴的合作能力。
   总之,科学兴趣小组教学工作在外国语学院的支持与关怀下,顺利完成了本阶段的教学工作任务,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科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2010-2016,西南医科大学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